【摘要】通过梳理30年来网络语言发展的脉络,界定了分期。通过把网络语言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起步期、发展期、活跃期,再结合各个语言承载平台的历时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网络语言发展的趋势是:从以文字符号为主向文、图、像混合形式发展,不同系统符号混合方式越来越复杂,语体由口语为主逐步过渡到口语与书面语融合,网络语言的扩散能力逐步增强,网外扩散趋势明显。
【关键词】中国网络语言;继承融合;口语体;书面语体;网络社区;虚拟现实
关于网络语言定义,国内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本文中所指网络语言是狭义定义,即网民在网络交际中所使用和创造的特别信息符号[1]。1987年中国建成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是中国网络语言的起点。30多年来,网络语言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引起了语言学者的关注。在此节点回顾网络语言发展历史,可以为探寻语言发展规律提供借鉴。
从网络语言的发展脉络来看,网络语言发展与网民数量、网络平台密不可分。因此,选取互联网走向中国大众和生活、中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网络普及率超过世界水平三个节点,并参考网络在网民生活中承担角色的变化,笔者将中国网络语言发展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和活跃期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以不同网络平台对网络语言的发展的影响为纲,探讨了网络语言的发展历程。经过梳理,可看出网络语言特征的形成并非空穴来风,有其演变轨迹可循。每种网络产品提供的平台都刺激形成了网络语言新的创新点,但每一种平台的网络语言特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言语表达手段和风格上,是相互继承、相互融合的过程。
一、起步期(1987~1999年)
在这一阶段,中国建成了四大骨干网络,实现了与互联网全面接通,互联网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网络虽未普及,但中国已有了最初的网民——网络语言的使用者。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交流工具,其次是网络应用,因此,网络语言主要在两类平台中产生:信息交流平台和应用网站。
(一)信息交流平台上的网络语言
电子邮件、BBS、聊天室是早期网民在网上停留的主要平台,主要目的是信息交流。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1987年9月14日于CANET(中国学术网)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发出的:“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中国第一家免费电子邮件系统是1998年丁磊等人开发的163.net;中国第一家BBS网站是1994年5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的曙光BBS站,此后,1996年四通利方论坛成立,这是新浪的前身;1998年前后,我国许多网站推出了聊天室,知名的有“163网易聊天室”“碧海银沙”等。
这一时期的电子邮件受制于技术,仅能传输文字,因此电子邮件语言与书面书信有高度相似性:以书信体、书面语为主。但受传输速度和昂贵费用的影响,语言偏向简洁。
这一时期网络语言活跃的区域是论坛。网民在各大论坛中开始大量创新语言并流行,例如:斑竹(版主)、罐水(灌水)、泡坛、沙发、盖楼等。在四通利方论坛里,也出现了北京厨子、韦一笑、打伞和尚等一批最早的网络写手。他们或是中文系的学生,或是IT先驱,较早接触了网络,成为“棺材板”级的“网虫”,在语言表达上,数字符号(如“555555”,代表哭)、字母符号(如“GG”意为“哥哥”)都已出现;错别字比较常见,如“删乐”是“删了”的误笔等;口语化特征日趋明显,如“版主,你你你”这种插入语的表达方式。于根元先生于2000年出版编辑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除去与网络相关的技术术语外,多数词汇即出自于BBS。
这一时期的聊天室处于黄金时代,网易聊天室同时在线的网民数曾高达8万人。初期的聊天室以实时的文本消息发送接收为主,聊天的目的和文字传输之间形成天然的矛盾,文字表达必然会倾向于FTF会话,表现在聊天室中的语言特征就是:口语、书面语双面关联;增加身体语言和副语言,最突出的就是表情符号大量涌现。由于这一时期的聊天室是“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因此在同一个聊天室里的语言表达出现了明显的对会话合作原则的偏离。
(二)应用网站上的网络语言
1.主要网络应用
网络教育方面,第一家教育网站是1992年12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第一次网络招生是1999年8月在CERNET上进行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中国第一套网页是1994年5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的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主要介绍中国高科技发展,后改名为《中国之窗》。
网络新闻方面,中国第一份中文电子杂志和第一家网络媒体是国家教委主管主办的《神州学人》杂志,于1995年1月经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进入Internet;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络,这是中国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
电子商务方面,1997年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这是中国第一家商务网站;1997年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投入使用,开始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1999年“8848网上超市”的出现,它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标志性企业。
网上银行方面,1999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全面启动“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成为国内首先实现全国联通“网上银行”的商业银行。
网上政务方面,1996年,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开始全面启动,同年9月22日,上海热线开通,这是全国第一个城域网。随后,四川天府热线等站点正式开通。
搜索网站方面,1998年2月25日,搜狐制作了中国首家大型中文网站分类目录,成为日后搜狐门户网站的重要基础。当时曾有“出门找地图,上网找搜狐”的美誉。
网络游戏方面,1998年6月,国内第一家专业网络娱乐休闲站点——联众网络游戏世界开站。
连日后遍地开花又饱受垢病的网吧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是1996年11月15日实华开公司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旁边开设的实华开网络咖啡屋。
通过梳理以上内容,我们能够看到,在网络最初的发展中,它坚持着与现实世界的融合,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传输方式的变革。
2.网络应用对语言的影响
一是新词语大量产生。各类网络事务中产生了各种新词语,如网银、网游、B2B、B2C、登录等。
二是口语化倾向更加明显。由于网络事务与网民息息相关,网民与网站的交互方式也越来越多。以网络新闻为例,《人民日报》最初是定时推出报纸的电子版,一天一次,而到了1998年4月,《人民日报》网络版“体育在线”专栏开展了记者与读者的直接对话。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5月9日,《人民日报》网络版便开设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为网友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一个月后,该论坛改版为“强国论坛”。网民的大量参与,直接促成网络语言的语体偏重于口语体。
在起步期,网络语言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和应用网站初见端倪。电子邮件是最早的网络语言承载平台;BBS和聊天室是网络语言呈现出与全民语言分化特征的承载平台;网络的各种应用,如商务网站、网上银行、网上教育等崭露头角,初步搭建了网络语言和全民语言融合的桥梁。从网络语言特点看,以文字符号为主,不同系统符号混合使用比较普遍,新词汇大量涌现,从书面语体快速向口语体发展。
二、发展期(2000~2010年)
这十年是中国网络快速普及的阶段,中国网民数量于2008年跃居世界第一,并从PC互联网进入移动互联网,出现了Web2.0概念,交互是这一时期网络应用发展的主方向。网络的主要功能是社会交往平台,人们的生活分为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两部分,每一个网民都扮演着真实自我和虚拟自我两个角色。网络言论开始对社会领域和舆论发生全面且深刻的影响,诸多的互联网事件成为网络和社会两方面的焦点。在这一时期,网络在信息提供方面充分展现了它便捷、快速、海量的优势,同时也给网民创造了更多、更快、更好的“网络社区”,这些网络社区成为网络语言的主阵地。主要网络社区包括:BBS、博客、即时通信、网络游戏等。
(一)BBS和虚拟社区
在这一阶段,BBS仍然在发展,也是网络语言重要的创新平台。1999年后,随着网民的增多,网络论坛进入“战国时代”,呈现出细化趋势,各种分类细化的BBS也逐步延伸为社区,成为应用意义上的虚拟社区,其第一代标志性的网站是1998年3月创办的大型个人社区网站“西祠胡同”、1999年创办的大型虚拟社区天涯和1999年6月创办于美国硅谷的“全球华人虚拟社区”ChinaRen。2005年,豆瓣等一批Web2.0社区出现。论坛在大型化发展的同时,其服务内容不再局限于新闻、时事等,开始根据用户需求多样化、特质化发展,以吸引更多的“坛友”,而网民则被各个论坛分成若干群体。当然,一个网民可以在多个论坛注册发言,分属于不同的群体。随着BBS的发展,网民的部落化愈加明显。
相同的兴趣、相近的年龄、相似的经历等都可以组成部落,也由此会使网络表达形成自己的风格。表现在网络语言上,则形成多元化的语言风格。例如,话轮的随意性在天涯表现很突出,优酷更关注音视频,豆瓣文艺气息较浓等。四通利方在2000年流行的“黑通社体”以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受到网友追捧和仿写,是我们所知较早的网络文体。随着2005年水木清华BBS、北大未名BBS的上线,讨论学术的论坛也逐步兴盛,其帖子以朴实严谨文风为主。
(二)博客
博客(blog)是在这一阶段出现的新型个人互联网出版工具。2002年,方兴东、王俊秀把blog引入中国,正式命名为“博客”,并开通博客中国(blogchina)网站。仅一年,博客用户从不到1万激增到20万。2003年3月,南开大学百合blog系统开通,中国科技大学blog进入测试阶段,博客在高校开始迅速发展。2004年10月,“博客中国”教师博客与学生博客开通。中国的博客在教育领域最先开展,其作为知识过滤和积累的功能逐步凸显。
2005年被称为中国的博客大众化元年。当年5月,中国博客研究中心(research.bokee.com)创建;6月,“博客中国”图片博客正式开通。尤其是当年,国内各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也开辟了博客专栏。在网络企业的推动下,博客开始从精英向所有网民和非网民普及,占到中国互联网网民总数的10%左右,很快就迈向了大众化。在大众化阶段,博客的用途被不断拓展,从个人自由表达和出版、知识过滤与积累,向深度交流沟通、博客营销等方向发展。
从形式上看,博客与论坛帖子和之后的微博相比,对语言字数没有限制,更适宜于出版文章,其目录式的查找设计使博主可自由地分版,使得博客更像是网络出版物。因此,传统出版物的形式直接影响到博客的撰写,表现在博客语言上就是偏重于书面语。
从内容上看,博客更倾向于自我情感抒发。与传统出版物相比,博客没有其他“把关人”,并且有虚拟身份掩护,因此个人的思想情感更能充分地表达。博客中原创文字居多,体裁上以记叙文、杂文居多,这也促使博客的语言以书面语为主。
但也应看到,论坛中的语言表达习惯也部分存在于博客,如书写层面的标点符号不规则使用,句法层面的广泛应用简单句和句子片段;词汇层面的表现为缩略词汇的大量使用。
(三)即时通信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消息的业务。1999年2月,腾讯正式推出中国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QQ,并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即时消息软件。
即时通信不同于电子邮件之处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与公众聊天室相比,即时通信工具一般采用加好友的限制,可视为其交际对象是明确的,而且相对固定。因此,即时通信中的语言较为务实,试探式、搭讪式的话语明显减少。但它们都是文本式的对话,都有对体态语表达的需求,因此公众聊天室中兴起的表情符号在网络即时通信中得到快速发展,从最初的键盘符号组合,到GIF动态符号图集,形成图与字的结合,某些表情符号的意义已经固化,使得表情符号成为日后网络以及手机文字输入法的标配。在后来的微信时代,表情符号又演变为表情包,“斗图”成为微信特色。总之,即时通信培养了网民的表情符号阅读习惯,也渲染了网络语言图文混合的特色。
(四)网络游戏
游戏是人的本能,但与不见面的陌生人游戏是网络的贡献。网易推出的《大话西游OL》是国产网游的里程碑,由此,网络游戏在这一阶段异军突起,2003年网络游戏用户数达1380万,网络游戏市场销售达13.2亿元,电信业务由此产生直接收入达87.1亿元。在这样广泛的应用群体中,网络游戏的专用语言也成为网络语言产生的重要平台。如PK、满血复活、烎、骨灰级等,这些词语也都溢出网络游戏,成为网络其他社区甚至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如“骨灰级”从指称高阶游戏玩家到被析出作为形容词,形容对各种领域钻研颇深,成为一个褒义词。在网络游戏中还出现了“网络流行语”,如“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话出现在与一款魔兽游戏密切相关的论坛,但内容又与论坛主题不相关,是名副其实的“水帖”。然而竟然在短短一天之内创造了710万的点击量和30万的回帖数,成为中文网络上一个匪夷所思的“奇迹”。究其原因,是此帖产生于玩家们群情激昂之时,点击与回帖无非是为了宣泄对游戏的不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受众能够影响到语言传播效果,使其成为“流行语”。网络传播对语言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在发展期,BBS、即时通信依然活跃,完成受众的细分化,成长为网络社区;博客是这一时期的创新平台,经历了从个人自由表达和出版、知识过滤与积累,向深度交流沟通、博客营销功能的转变和融合;网络游戏异军突起,强化了网络的娱乐功能,也逐步成长为网络社区。从网络语言特点看,文、图混合形式逐渐丰富,继续混合使用不同系统符号,新词语仍然大量出现,也被快速淘汰,创造出了独属于网络的文体,幽默的语言风格逐渐成为网络语言的重要特点,但也因应社区分化出现风格多元化,口语体与书面体在不同承载平台中略有偏重,总体看形成口语与书面语的融合[2]。
三、活跃期(2010年至今)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网络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网络技术不断优化,Wi-Fi和3G、4G等网络的扩展,使得网民能够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上网频率和可用的上网场所均有所增加。同时,智能手机价格不断降低,使互联网的接入门槛也逐渐降低。另一方面,网络应用与现实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以团购为代表,包括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旅行预订在内的电子商务类应用使互联网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以微信为代表,网民的网上交流与沟通更加频繁而深入,网上交流并非面对面交流的补偿方式,而成为补充方式,也就是说,即使面对面的交流如常,人们仍然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交,如同事、同学间的微信朋友圈。可以说,这一阶段网络应用重心从社会交往逐步向社会经济领域、人际交流沟通渗透。
(一)词媒体
与网络语言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相比,自媒体阶段的网络语言已经从侧重于符号创新(如数字、字母、键盘符号)转向造词。二者对权威的解构态度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网络语言不再仅仅追求新奇,而是更多融入了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注。如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指向权力寻租,“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指向对网络公司服务质量的质疑,“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系列指向物品涨价,2011年的“撑腰体”指向对跌倒老人该不该扶,“丹丹体”指向房地产调控不力,“我反正信了、为领导服务”指向政府作风。如此众多的词语或文体在公众事件发生后便在网络上创造、流传。这种全民造词运动催生了网络热词,富有智慧的网友们将热点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现象进行提炼和总结,最终浓缩成一个有故事、有态度的词,加以传播。这时,词语就成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即词媒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2)》指出:“‘全民造词运动’推动‘词媒体’登上舞台。”2011年中国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微博‘新词语’热词已成为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中国互联网迈入‘热词’或‘词媒体’时代。”[3]
从语言学来看,词的简洁、隐喻、贴近生活等特点符合传播者和接受者的需求[4],能让受众在短时间内寻找到精准的匹配信息。同时,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强烈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修辞效果,因而吸引了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二)网外扩散
网络语言的网外扩散是指网络语言离开网络语境而移植到其他语境中,主要包括其他媒体的使用、人们日常口语的使用两个方面。
2010年以来,网络语言在报纸、电视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2010年《人民日报》使用“给力”做头版头条的标题,是网络热词第一次走进主流媒体,在各个领域引起轰动;2013年元旦,《新闻联播》在“新年述评”中说:“如果说什么动作最能够代言2012年中国的姿态?最具人气的选择,也许莫过于航母舰载机起飞瞬间的那个‘航母style’。正是带着这份自信和乐观,朝着老百姓的美好向往,中国,走起!”使用了包括“最具人气、航母style、走起”这样的网络词汇。除了国家级媒体,地市级报纸、电台更是紧跟网络流行语,“凡客体、淘宝体、长发及腰体”每一个都被用在版面、栏目中。
除了新闻类作品,文艺类作品中也广泛借用网络语言。在2013年蛇年春节晚会上,语言类节目、主持人串词中网络语言屡屡出现,蔡明小品中,广泛借用了网络文化中的“毒舌”“弹幕”,小品《我心飞翔》这一主旋律小品中也借用了“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的流行语句,这些虽招致网友的贬损,但也可从中看到网络语言网外扩散的强劲势头。
网络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步被接纳。2013年1月4日,各地结婚人数剧增,新华社提到选择这一天结婚“与过去人们查黄历、择吉日的习惯不同”,这正是网络语言中把“201314”等同于“爱你一生一世”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受电子商务影响,日常生活中的“买”在网络语言中有不同的说法:“败、秒、团、拍”。“败”是英语buy的译音(选择这个字,是因为花钱与败家有意义关联);“秒”是“秒购”这一促销形式的简称;“团”是团购这一营销方式的简称;“拍”由购物网站拍拍网而来,后来淘宝、易趣也沿用这一说法,指在网上下订单。由于网上交易量的日趋增多,这些词语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谈中。
我们再以《咬文嚼字》公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为样本,考察网络语言在人们语言生活中的变化(见表1)。
《咬文嚼字》公布的是年度流行语,2008年,网络语言仅占3条,其他来自于影视作品、小品、奥运会、经济态势;2009年,网络语言有5条,占据了半壁江山;2010年以后,网络语言对全社会流行语的引领作用就十分明显了,基本占7~8条。
网络语言网外扩散的主要动因是网络语言的生存语境有了质的改变。一是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即网民)不再是一小部分人,而是一大部分人;二是网络语言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呈常态化,与社会生活并存,虚拟现实逐步形成。人们都同时生活在两个空间: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是现实空间的延伸,现实空间是虚拟空间的基础,但同时,虚拟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再环境化能够影响我们对现实空间的感知、判断、决策。这是网络语言发展的哲学基础,也是网络语言发展的最终趋势——作为社会方言长期存在。
在活跃期,微博、微信兴起,并与电子邮件、BBS、博客无障碍互通,引领着各平台间的融合发展;以网购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加重了人们对网络事务的依赖,更促成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的融合,形成虚拟现实。从网络语言特点看,文字与图、像的博弈更加明显,新词语更倾向于关注社会事务,成长为词媒体,并因此增强了网络语言的影响力,网外扩散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