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箱网讯 7月1日消息 区块链技术诞生至今,由于目前区块链技术难以完全融入商业模式,在全球的商业化应用规模还十分有限。有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框架相比5G等技术而言,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可扩展性不强、效率较低等问题。
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的预测相比,2020年区块链支出将会下降。报告认为造成支出下降的原因是,近几个月来,由于疫情,IT支出显著减少,经济增长乏力。报告称,到2020年,全球用于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支出将接近43亿美元,比2019年的27亿美元增长了57.7%。IDC预计,在2018-2023年期间,区块链的支出将温和增长,亚太地区5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5.3%,全球为57.1%,到2023年,全球的支出将达到144亿美元。
据中国工信部旗下的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2019 年上半年区块链产业规模约4.95亿元,仅占了中国上半年45万亿元GDP的0.001%。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援引数据显示,2017中国申请225项区块链项专利,其次是美国91项和澳大利亚13项。中国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IDC认为,中国仍为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第二大的单体国家。而与全球趋势相同,中国区块链市场的投资规模也将在疫情的影响下有所减少。IDC预计,2020年中国区块链解决方案相关的总支出将达到4.7亿美元(与疫情前预测相比下降约12%);在2019-2023年的预测期间内,复合年均增长率预期将达到60%(下降约10%)。
由于区块链技术框架相比5G等技术而言,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可扩展性不强、效率较低等问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在近日由数字岛与清华大学技术创新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产教融合,教育部区块链9大应用校企政合作研讨会”中指出,区块链技术难以完全融入商业模式。朱武祥指出,“在供应链当中,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管理,区块链是最有利的一种工具。但就商业模式说,商业模式是一个业务活动的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在区块链没有进来以前已经有利益与各种潜规则的交易结构了,那区块链进入以后就容易产生对谁有利,谁就有动力干这事的现象。”
区块链技术为世界带来机遇的同时,由于技术发展处于早期阶段,应用也还不成熟,技术的安全运行可能给国家政治安全、主权安全和金融安全等带来诸多风险,也给政府监管带来不少挑战。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建鹏告诉记者,随着中央层面明确了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已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区块链行业正在部分重构金融法律制度的基础框架。“由于区块链具有点对点、无国界、无主权及无特定法律责任承担主体等特征,其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亦带来金融等领域的风险。这需要国家给予规范监管甚至立法,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强化国际合作,以法律规则形塑区块链技术规则,积极有序推动区块链行业安全有序发展。”邓建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