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微博出现在微信之后

 邮箱网  0条评论  7077次浏览  2013年03月17日 星期日 19:54

分享到: 更多
文/魏武挥

请先把你心中升腾起来的“历史没有如果”这种念头放一下,这篇文章其实谈的是一个“需求”问题。假设两个微都有刚需,那么,究竟哪个刚需更刚一些?

微博主要解决的一个需求是信息获取方式。新浪以海量快速出道,到了微博时代改为“短平快”。信息变得更短更容易接受,依靠一键转发传播速度也大大加快。虽然可以继续诟病这种快餐式的信息接受文化,但抛开价值判断,不得不承认的是:快餐式信息接受——包括制造——在时下这个社会,属于主流。

对于名人这个群体,微博更是提供了一种发声的工具——不发声,名人就慢慢不是名人了,因为消失在公众视野中了。不过,发声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成文的逻辑能力。博客也是一种发声工具,但博客的普及程度远远比不上微博的,虽然不乏很多名人开设博客,但打开张起就没怎么正经活跃过,因为它对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能力要求太高了。而且,在博客中名人总是不太好意思全文拷贝别人的,但在微博上,拷贝一下也没什么严重后果,稍有良心的拷贝之余加个@***,还说得过去。更有良心的,不拷贝而改为点击一下转发,也算是一种发声。

所以,微博作为一种互联网工具,解决了大众和名人在信息传受两端上的需求(当然,大众也要发声,名人也要看八卦),这种短平快的解决方式,中国互联网内,有没有敌手?再往外拓展一下,在中国境内如此短平快地制造获取信息的方式(不仅仅包括互联网),有没有敌手?

我搜肠刮肚了半天,真心没找到。

没找到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刚需不仅刚且独家。

微信这个应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个姑且称为“通讯”,主体为文字和语音,也有视频通话功能。可一对一,也可组群,但群的人数不会太大(一般为40人)。主要解决的需求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属于社交工具。自打有人类以来,就有各种社交的方式,有了数字互联网以后,远程社交变得极为普遍——唔,等一下,不是有了数字互联网以后,电话你忘记了吗?

一直在说,微信在革运营商的命,但这话反过来看就是:运营商依然是微信的重要竞争对手,而且还不是小个的。试想一下,拿起手机和人沟通,首选是什么?不至于出现有了微信,连电话都不要了吧。微信对于电话的最大优势在于省钱,故而在需要漫游的时候,微信强于电话。但如果不需要漫游,只是打个本地电话,微信未必全面取代了电话功能。这个意义上讲,微信有可能成为资费下调的重要因素,嗯,垫脚石。

我现在还鲜有看到有人名片上印自己的微信号的,因为总感觉微信是一个私人社交圈,而非公务性质的商务圈。我也曾经问过一些朋友link不link公司同事——特别是上司——的微信,得到的回答几乎清一色的是“no”。原因很多,其中一条是:微信有朋友圈功能。

这就是微信的第二个功能,姑且称之为“不可转发的评论可见性受限的微博”。朋友圈的传播力度是非常小的,基本上用于显摆和吐槽。微博上显摆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吐槽有可能会得罪不必要的人,朋友圈就比较适合做这个事。不过,无论是显摆还是吐槽,都不太适合被上司看到,故而成了不加上司(或者加了赶紧block之)的理由。反过来,看上司或同事的朋友圈,也没啥特别意思,何必加之?

朋友圈其实是一个很鸡肋的功能——用鸡肋这个词的原因在于,它有用,但用处不大。大体的情况是这样的:一开始我显摆我儿子的照片,招来热烈的捧场:好可爱的小男孩。显摆多了,捧场就少了。如果我时时显摆,未免招人厌:你丫用你那个小破孩刷我屏是伐?

朋友圈很难形成微博控那般的感觉,因为它其实上头没啥新鲜事,转来转去就是一帮狐朋狗友的东西。由于纯发文字这个功能如彩蛋般隐藏很深,看来看去就是发的人自得其乐自以为很漂亮的照片。这让一个用户“控”起来的刺激太小,沉溺度不会像微博那么高,我甚至主观武断比糗事百科更少控感。

从人际传播到小群体传播,然后进入大众传播层面:公众账号。近来吹捧公众账号的人和文章都不少,但在我看来,它没那么…唔,值得吹捧。

这玩意儿最大的问题就是“麻烦”。功能设计上的麻烦就不多讲了,未来总可以改进(比如每次登录都要输入验证码,搞一篇东西没有在线保存功能,一个手背就得重头来过,诸如此类),核心在于:维护一个公众账号比维护一个微博账号麻烦多了:你总得长篇大论啊。一个名人在微博上唠叨一句:今儿北京天气真好啊,附张蓝天白云的小米照片,引来滚滚评论加转发,你放微信公众账号上试试?(被人转了说不定自己也不晓得,缺少成就感啊缺少成就感)

说公众账号好的人,一般都是喜欢码两个字的。微博上那种短平快让码字者很不爽:小样啥都内涵没有居然搞来那么多粉丝。公众账号让码字者再一次有了用武之地,同样的,对于很多媒体而言(尤其网媒),微博不能全方位展示出它们的才艺,公众账号无疑多了一个选择。

但是,很遗憾,公众账号解决了一个长篇大论的问题,但没有解决传播力的问题。无论是单篇文章,还是单个公众账号,它的传播速度远远小于一条长微博和一个微博账号。这一点在微信上几乎是不可能更改的,因为转发到朋友圈以后,朋友圈相对小众的特性,使得这篇文章/账号的传播速度不可能快。请注意,微博上的互粉和微信上的互相连接,它们的机制完全不同。前者属于二次确认机制,后者只要一次确认:我接受你link我必然等于我link你,而再跑朋友圈里去设置权限这一步,显然过于麻烦了点。

微信里的公众账号就好像google reader里的一个个rss源:都是信息孤岛。限于微信所谓熟人社交的机制,它根本上无法做到互联互通。青龙老贼写了一篇公众账号是个半成品的文章,我倒是认为,就让它这么半吊子下去吧,拼命往下做,会离微信的本意越来越远。微信的大众传播功能,本来就是个bonus,不能当成主业来做的。

好了,现在到小结的时候了。微信这个产品,在各个方向上有没有替代品?我的答案是:有。通讯上,有一个电话/短信,外加腾讯自己的东东:手机QQ。朋友圈的对手是微博,公众账号?那就海了去了,从博客到网站,再到移动端的各种阅读客户端,当然也要包括大众点评那个东西。我老实讲一句,微信如果明儿忽然没了,我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还活得挺好的。

我的结论就是:微信这个刚需有刚但不是那么刚,而且还不够独家。蹭蹭蹭的用户狂涨,一来是新鲜感,二来是QQ影响力——微信几乎没有注册的门槛,qq账号数都超过中国网民数了,但你得承认,微博有注册门槛的。三来在有些场合,它还是很方便的。

现在回到文头。假设好几年之前就有了微信,人们用着挺爽,一些腕儿也喜欢得瑟一下自己的公众账号,猛然间杀出一个微博,会怎么样?微信当头,微博是不是就没机会了?

我的推断是,恰恰相反,人们会觉得:这玩意更爽啊!弄个公众账号吭哧吭哧攒了几万个收听者,微博上哗啦啦地就是几万粉。而且还不用怎么挖空心思长篇大论,维护起来多容易啊!

归根到底,微信只是个功能,它有用(比如省了好多电话费),但仅此而已。微博除了有用(快餐式信息),还能满足情感需要,比如说,它可以用来装逼。不要小瞧装逼两个字,在凡伯伦的笔下,那叫“炫耀性消费”以及“炫耀性休闲”。我炫耀性消费是不可能了,但炫耀一把休闲还是可以的:在诸位下雨天蝇营狗苟于上班路上时,我能气定神闲地发一条微博:唉,今儿又睡到自然醒了,这习惯不好啊。商业社会,炫耀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凡伯伦在《有闲阶级论》里早就论证过了。

抛开对社会的利弊,微博是有一定的颠覆性的,这不是说新浪搞这个是创新性破坏,而是微博这种介质的确树立起一个全新的信息传受方式。微信则偏向于一种mashup,将很多已有的功能整合起来,而不是创建了一种什么新的方式。

故而,微信的未来,应该强化它的功能性,切切实实地去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比如通讯。公众账号同样应该着力在这点上:比如银行卡查询,比如去小店吃饭能打个折,比如消费不爽了去投诉需求解决之道。媒体与传播的问题,不是微信应该着重去解决的。

后注1:本文所探讨的,是两个产品的基本逻辑问题,不太涉及到具体功能问题。比如说微博早期只能发一张照片,这种功能上的改进是有空间的。但基本逻辑一旦定型,很难更改。微博如果想要往社交工具上发展,产品逻辑已经把它框住了:很难。

后注2:有几个媒体约我写过关于微信商业模式的文章,我如果没记错的话,长篇大论写微信的东西,应该是去年9月发在纽约时报中文网上的“微信的进攻”。后来我就没怎么唠叨过这个产品。总体上我认为,微信的数据实在太少了(除了那个飞速增长的总用户数以及每日的活跃用户数),微博好歹你还能观察观察粉丝数什么的,微信几乎不可能。没有数据很难写什么东西。据说腾讯这个月会开一个发布会,有一些数据会公布,应该密切注意之。

—— 钛媒体 供稿 ——

网友互联网博士在微博里说:微信公众账号的到达率是100%(我理解并非真的100%,他意思应该是到达率很高)。的确,微信公众账号的到达率比长微博高多了,这应该是实情。但传播链条相对较短。故而,这符合我一再声称的,微信适合搞客服,微博适合搞推广。

文章来源:魏武挥的BLOG

标签:微信微博

我的评论:

请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