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剧照
刘 英
上世纪20年代,犹太摄影师沈石蒂一路漂流来到上海,创办了自己的照相馆,将相机对准上海市民,拍下了老上海人的音容笑貌。2011年,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的官方微博“以色列在中国”发布了这些老照片,并发起了“对照寻人”的活动,引起万千网友的关注和参与。2012年,一群纪录片工作者将镜头对准这两个群体,既真实记录微博网友的“对照寻人记”,又努力探寻沈石蒂及其“像中人”背后的故事。历时一年多,这部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亮相央视纪录频道。
首部“微博互动纪录片”
记录微博时代
2011年10月24日,ID为“以色列在中国”的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微博:“今天开始我们会陆续放上一些老照片,所有照片都是上世纪20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一个犹太摄影师Sam Sanzetti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的人物的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这是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的拍摄缘起,也是开启一种新型纪录片形态大门的钥匙。“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在于创新性,它是在尝试用新媒体的方式讲述过去的故事,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微博互动纪录片。”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该片总制片人史岩说。
“80年前,一群素昧平生的上海市民因选择同一家照相馆留影,于是他们以影像的方式相逢相守到今天。80年后,我们在微博空间里萍水相逢,以虚拟的方式每日渔歌互答。”导演吴琦认为,现代人通过微博空间回望历史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邀请微博网友一起踏上对照寻人的旅途,并将自己隐身于网友这一群体之中。
最终,剧组从微博空间里邀请了“荷赛”摄影金奖的媒体人陈庆港、生于上海书写上海的女作家任晓雯、长期拍摄上海风貌的摄影师“席子-上海”、上海音乐学院教师“爵士猫儿”,还有与犹太丈夫定居上海的女孩“Lucy燕子”。他们出现在纪录片中,为观众推开了一扇扇尘封的门。
犹太摄影师的海上传奇
二战时期,为摆脱纳粹魔爪,曾经有两万多名犹太人来到上海避难,战乱中的上海以宽厚无私的胸怀接纳了他们。上世纪90年代起,“犹太人在上海”的历史逐渐为世人所关注。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是中国和以色列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也是非常国际化的选题。”史岩介绍,今年4月,央视纪录频道在第50届法国戛纳电视节上推介了9部原创大片,其中就有《对照记:犹在镜中》。“不出我们所料,这部片子引起了在场国际电视机构高管的关注,很多人表达了购片的意向。”
与众多避难的犹太人不同,沈石蒂早在上世纪20年代即从乌克兰来到上海。初入上海的沈石蒂才17岁,经过多年奋斗之后,创办了自己的照相馆,名噪一时。他曾与中国姑娘恋爱、结婚。在上海的30多年里,他拍摄了大量照片,其中的两万多张跟随他漂洋过海,到了以色列。在他去世后,这些照片又被继子摩西发现,被带回中国,在上海展出……老照片的前世今生,就是一部犹太摄影师的海上传奇。
寻找“民国范儿”背后的文艺气质
导演吴琦说,《对照记》是张爱玲晚年对着自己的私人照相簿所写的一本回忆文字,《犹在镜中》是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信仰三部曲”之一,以这两个名字的拼贴重构来命名本片,就是试图穿过时间的尘雾,显影一段过往的生存场景。如此文艺的片名,加上风格独特的视听语言、别具匠心的哲思内涵,赋予该片浓郁的文艺气质,给燥热的炎夏带来一股清凉之风。
本片像张爱玲的小说一样,用冷静的影像重建旧上海的社会生活细节,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优雅从容的“上海民国范儿”,从而反映大上海沧桑变迁。本片还像伯格曼一样,利用“镜”的意象,探讨影像与人的关系,探寻影像背后的精神世界。影片开场特地引用了伯格曼的一句话:“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犹在镜中。于是我们将不得不与自我面对面相逢。”
导演吴琦说:“沈石蒂的照相馆命名为‘上海美术照相馆’,他一直以追求艺术为宗旨,所以我们也希望用一种更艺术的方式或者更‘上海’的方式来讲述这段往事。”片中向默片致敬的小桥段、特地打造的主题歌等种种别具匠心的艺术手法,打造出一张前景清晰、背景宽阔、景深悠远的上海肖像,映现出美好的记忆和追思。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