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微软和雅虎之间过去发生事情的回忆性思考

 邮箱网  0条评论  3689次浏览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18:20

分享到: 更多
中国邮箱网讯 8月1日消息,“雅虎如果被微软收购,以微软的强势,雅虎今后业务和经营人员必然由微软主导。但这不仅仅是杨致远个人担心丧失主导性的问题,而在雅虎管理团队的集体意志。”

伴随金融危机的大背景,2008年11月的硅谷摇摇欲坠。这个月的18日,我在百度空间写下抒情文字一句:“再见,杨致远”。事情已经很清楚了。雅虎酋长在那个时间点被迫下台,雅虎大股东之一、激进投资者卡尔.伊卡恩(Carl Icahn)则在尖叫中宣告胜利。

不过,仍有两个问题不被大洋彼岸的中文世界所熟悉:一个是:伊卡恩这个野蛮人到底是谁,如何在雅虎与微软的对抗中扮演关键性角色?另一个是:这场让雅虎酋长颜面扫地的博弈,杨致远个人是否过分承担了雅虎董事会的舆论骂名?

如果说,去年激进投资者丹尼尔.勒布掀翻雅虎CEO汤普森的故事还是场嬉笑怒骂的闹剧,那么伊卡恩与雅虎酋长间的冲突才真正让人百感交集。

汤普森是个一抓一大把的职业经理人,上任不过半年;杨致远却代表美国互联网商业世界的开始。对美国人来说,雅虎几乎等于互联网。

而在西海岸各大高校教程中,杨致远和雅虎常常是“企业家创新”的经典案例。即使是在2008年雅虎最灰暗的日子,我还曾在斯坦福大学听讲全球企业动态战略专家Edison Tse讲述杨致远那一段创造历史。

让我们来看一看谁是野蛮人伊卡恩。

既然顶着“野蛮人”的帽子,这就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在美国资本市场,伊卡恩以卷入企业改革著称,一般投资于他认为被低估或管理不当的公司,然后通过入主董事会并重组董事会实现自身利益。

比如著名的摩托罗拉分拆。2007年1月底,伊卡恩买进摩托罗拉约6.4%股份。因为2006年第四季度盈余下降48%,摩托罗拉股票正大幅下跌。之后,伊卡恩一直向摩托罗拉施压要求进入董事会,并认为分拆后的摩托罗拉能向股东提供更高价值。

经过一段漫长博弈,2007年末,摩托罗拉CEO桑德尔黯然辞职。2008年3月,摩托罗拉公布剥离手机业务部门计划,并在第二个月同意伊卡恩支持的两个人提名为董事候选人,其中一人进入董事会。此外,摩托罗拉还同意在剥离手机业务部门和为新成立的手机公司招聘CEO方面听取伊卡恩意见。

我出于好奇,查到伊卡恩在雅虎股东名单中大概占股4%,名列第五。而很早以前,他就已经多次威胁要求改选董事会,并撤换首席执行官杨致远,以重启与微软的谈判。

但这还只是局限于内部叫嚣,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7月。

看美国人吵架是件好玩事。通常双方目的明确、言语直接、形式饱满、攻击犀利,但又像一场不会往心里去的游戏。2008年7月,伊卡恩突然单刀直入发表一封致雅虎股东的公开信,宣誓要努力推翻杨致远和雅虎董事会。

造成这个转折点的背景是:微软最初报价446亿美元,接着增至475亿美金。不过,雅虎坚持至少要530亿美金。而就在杨致远表示拒绝微软报价后,鲍尔默迅速发出了一个撤销交易的电话通知。

为表示自己有多生气,伊卡恩向大众举证:鲍尔默已经和他说过了,不会再与雅虎董事会进行任何谈判。想一想吧,一场天作之合就此泡汤。

雅虎董事会则回击道:瞧,一个多么奇怪的“机会主义联盟”正在形成,伊卡恩目的就是把雅虎搜索业务交给微软,然后自己独吞剩下的资产。

“我们准备让你们,而不是微软和伊卡恩,来决定什么最符合你们的利益。”杨致远竭力安抚和拉拢雅虎的股东及员工,甚至公司招兵买马也没有因此停歇。

一位刚好去雅虎应聘的人士在硅谷的一个咖啡吧一头撞见了我,他告诉我说曾经向面试人员询问伊卡恩举动是否可能影响雅虎命运,从而招致员工被裁员。面试官回答:野蛮人只有雅虎4%股份,可能性不像外界传言那么大,可能性甚至不会超过50%。

然而,如果说之前雅虎拒绝被微软收购,公众舆论还在普遍同情杨致远,那么伊卡恩这一搅局,舆论突然齐刷刷发生转向。

错过微软最高价,是杨致远备受诟病或被人评论功过的中心,他被认为在此案中表现了作为创始人和企业管理者过于“ego”(自我)的一面。依据是:雅虎已经在做自由落体运动,难道还有人能报出比微软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吗?

硅谷普遍看淡杨致远,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和我说:杨致远完全没有考虑雅虎股东的感受。

我听到过一个最具羞辱性的说法是:“引人注目的友好协议将允许杨致远作为优雅退出的标志,微软可以给他一个礼节性的行政工作,以帮助他恢复受损的绒毛,并逐渐达到自己战略,如在全球各地唱歌颂微软的愿景、员工以及顾客。”

这个时候,距离8月1日雅虎召开年度股东大会还有一个月时间。

按照我的经验,此时通常会有大量隐秘事件发生,比如秘密游说的故事,比如一些充当第三方调节力量的角色出现,一起和杨致远去海边沙滩走一走吧?

可惜这个时候我刚到硅谷不久,没有打听到更多细节。不过,雅虎酋长的“失策”,真的仅仅只是作为创始人的“感情用事”这么简单么?

Not All。雅虎如果被微软收购,以微软的强势,雅虎今后业务和经营人员必然由微软主导。但这不仅仅是杨致远个人担心丧失主导性的问题,而在雅虎管理团队的集体意志。

硅谷知名创投者、智富投资国际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富元有一天和我喝起咖啡。他提醒我说,不要忽视大公司里的“寄生虫”,雅虎也一样,而任何一个涉及庞大资金交易的成功,都有很多偶然机缘在影响决策。

比如如果此次收购的主角是比尔.盖茨而不是鲍尔默,结果可能不同。另一方面,杨致远周围的利益集团相当程度影响了核心人物杨致远和交易进程。真正触怒雅虎股东的,是雅虎管理团队的这种“私心”。

“并非杨致远已经不适合雅虎,只是他身边太缺乏一些同样具有创业热情的人。”林富元说。

他继续说:“如果杨致远能熬过这段日子,几年后雅虎仍屹立不倒,杨致远仍是雅虎掌门人,那么他将不再仅仅拥有过去的‘网络神童’称号。在硅谷,杨致远将与苹果的乔布斯、微软的盖茨、西雅图亚马逊的贝佐斯拥有同样地位。”

我不知道你在看到这最后一段话是什么样的感触:时隔五年,Time flies,一切都已经过去,好在雅虎还在,但肩负拯救雅虎使命的人已经是今天的玛丽莎.梅耶尔。

而作为悼念的一种,我在写下这个《硅谷日记》时,想起第一次近距离接触Jerry Yang。那是在2010年10月,我去参加NVIDIA总裁兼CEO黄仁勋在斯坦福大学的“黄仁勋工学院中心”揭幕仪式,杨致远作为他的好友嘉宾到场。

我问Jerry Yang:最近你在忙些什么,有没有新的idea或者项目?他说:忙雅虎,我还是董事会成员。我继续问:最近中国都在热议阿里巴巴和雅虎?

这个时间点,正涉及“马云不被辞退”条款的转折,以及阿里巴巴管理层、第一大股东雅虎和关键角色软银的利益博弈。杨致远半天没有说话,我感到一阵紧张,脱口而出:“Still no comment, right?”

他哈哈大笑拍了拍我的肩膀:“是的!”

到底要如何采访一位名人呢?多年以后,我发现英国最成功的高档男性杂志《GQ》主编迪伦.琼斯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琼斯曾帮助全世界记者罗列过一些伎俩,比方说诱使对方谈论某个话题,哪怕是以一种自卫的方式。

这个意思是说:记者在询问一些困难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我保护。就像“瞧,我知道你不想谈论这个话题,但是我还是会在稍后向你提出的”,又如“这很好,但是我必须警告你:稍后我们之间会有一场战争”。

我当然也这么干过,而我问杨致远第二个问题的表现,正是这种在太紧张情况下的某种神经质发作。接下来的《硅谷日记》,我将来给你讲一讲美国记者如何大战雅虎前CEO卡罗尔.巴茨的故事,这是雅虎历史上第一位勇猛无比的女CEO。


文章来源:硅发布中文网    文章转自:WPDANG


标签:微软雅虎

我的评论:

请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