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里的“大象”:Evernote会死掉吗

 邮箱网  0条评论  5416次浏览  2016年01月01日 星期五 17:25

分享到: 更多
中国邮箱网讯 1月1日消息,2015年的最后一天,“大象”Evernote还没死。

那个在2015年年初被投资人预言在今年会死掉的“独角兽公司”还没有死。但毫无疑问,它活在资本寒冬中,还活在成熟大公司的阴影下。

“我真的认为你们今年会看到一些独角兽死掉。”就在2015年年初的一个活动上,硅谷著名投资人Bill Gurley说,至少Evernote是难逃厄运的。于是,这一年来,外界都在等着这家公司“死掉”。

当时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几乎是不以为然。彼时公司的CEO还是创始人之一的Phil Libin,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CEO的一些本职工作没有什么热情了”,他解释说,包括搭建销售团队,创造可预测的商业模式吸引华尔街等。

这很可怕,毕竟“独角兽”这个称呼可不是免死金牌。但又可以理解,这不是Libin第一次创业了,他创立过两家公司并将其出售,而这一次不过意外公司估值格外高一些,“做天使投资才是我的兴趣”——在离职后的两个月,他向外界宣称。

但新的接任者似乎也没带多少改革的希望,2015年7月,谷歌前高管Chris O'Neil接手Evernote的CEO职位,“我的任务就是带领着团队做好下一个阶段的产品。”

“基本上目前公司策略还是前CEO定下的,O'Neil认同他之前定下的经营重点。”2015年12月,这家公司内部员工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透露,O'Neil上任后并未做大的改革。

管理层继续动荡,不断有高层离职,就在圣诞节前后,报道指出在Evernote工作了九年的合作关系副总裁Alex Pachikov将离职。与此同时,在该公司任职了八年的品牌副总裁Andrew Sinkov也刚刚离职。更糟糕的是,报道称这家公司好不容聘请来的COO Linda Kozlowski将在2015年末离职。

动荡的不仅仅是管理层,在过去一年中,Evernote裁掉了接近18%的员工,关掉了全球十个办公室中的三个。

也有人自动离开。就在大多数硅谷公司处于资本寒冬中时,创业公司如Uber却在急速扩张中,公司HR将电话打给方圆几十里内知名公司的员工们,尤其是像Evernote、雅虎这样显示出衰败气质的公司。

“的确有一些同事去了Uber,主要是因为待遇更好一些。”公司员工Jason(化名)告诉界面新闻,留下的人也能感觉出公司处于动荡之中,“裁员毕竟是个不好的征兆,但有时候从长远来看它也是必需的。”

最关心这家公司成败的看上去是那些手握股权的员工了,毕竟,没有去待遇优渥的大公司,而是在一家创业公司辛苦加班了几年,大家都希望能够从股权中获利。

错误的决定

Evernote的衰落之所以引人关注事因为它曾是硅谷的创业明星——2012年时,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融资总额达到2.7亿美元,成为第一批“独角兽”创业公司中的一员——估值超过10亿美元,看上去等待这家公司的就是上市以及创业者们获得财富的故事。

尤其让人惊讶的是,Evernote在中国这个外资互联网公司难以取得成功的市场获得不错的进展。根据Libin在2014年11月透露的数据,当时中国市场“印象笔记”用户已经达到1150万用户,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

Libin在这一市场的确做了一些正确的决定。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专门市场团队,给产品取名为“印象笔记”。重要的是,他们给中国区的产品设立单独的API接口,独立于全球产品之外运行,同时还添加了一些中国市场仅有的产品特征,比如社交分享,本地支付等。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在面对中国不同的监管时表现出了相当的柔韧性。这家公司明确表示印象笔记数据会储存在中国境内,这是许多海外互联网公司做不到的。当在管理层的要求下,2015年6月,这家公司也关闭了社交分享文档功能,因为用户可以用它来分享新闻等内容,不利于监管层的内容管理。

但这种中国市场与全球产品隔离的做法也带来了一些麻烦,比如用户在印象笔记账户无法与Evernote打通,用户常常会出现账户混淆的情况。

几年时间里,Evernote用户保持着高速增长,但这些用户都是在免费模式下吸引而来的。当Evernote希望把免费用户能够将转化成付费用户时,用户们似乎并不为之买单。

与此同时,Evernote产品还存在一些Bug,包括丢失数据。早在2014年年初,一位TechCrunch作者就发表了一篇文章直指产品充满问题,Libin当时还特地联系了作者,表示将把重心完全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上。

实际上,从行动看来,之后Libin既没有把精力用在转化免费用户上,也没有付出更多努力去改进产品问题,而是选择推出更多免费产品,而这些产品仍然充满了问题。

2012年时,Evernote曾收购的一款产品PenUltimate在2014年重点推出了升级版,却收到大量的用户抱怨,导致公司公开道歉并在一周内推出新升级。除此之外,为了扩展Evernote的社交功能,还推出了一个聊天工具Work Chat也是收到许多负面评价。

还有一些没有大问题但和主营业务没太多关系的产品,比如Evernote Food——一个专门用于分享食物照片和菜谱的App,此外还推出了当时就看来是试验性的产品Evernote Hello和Peek。

“每次都是向前看,讨论能开发什么新产品,”另一位前员工表示,“没有什么产品优先级。”

当然最终这些产品都没能逃过被关闭的命运,2015年年初,Evernote Hello和Pee以及Food都被关闭。“像Skitch这样的项目还有人在做,但是没有以前那么多。”Jason透露说,预计不久之后公司也将关闭这个产品。

这种在产品策略上的收缩让这家公司直接取消了今年的开发者大会。这被外界解读为费用收缩,“节省开支是一方面,可能也是考虑到今年的重点并不是在研发新的产品上,所以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Jason解释说。

活在大公司阴影下

在开发然后又关掉一群产品之后,Libin在去年底定下的经营重点是发展企业客户。

这当然是为了收入,因为企业用户有更大的收费潜力。据TechCrunch报道,去年Evernote的营收约为3600万美元,尽管出现增长,但仍然低于该公司的内部预期,现在,Evenote希望从这一市场为公司增加收入。

其实Evernote早就发现了这个市场,早在2012年年底就推出了企业版。与他们同时起步的还有Box、Dropbox,当这二者在企业服务领域攻城略地的时候,Evernote并没有专注,推出了诸多小的产品,而在企业产品上也只是围绕笔记的概念小修小改。

相比之下,Slack则是较为全面的企业服务软件,把各种碎片化的企业沟通聚合在一起,而它又不仅仅是一个消息平台,也能够展示公司业务进展,就像在Evernote上分享一个笔记一样。

这一点,Phil Libin也没有否认,“我们早期在分享和协作方面都犯了这个错误。现在我们在分享和协作方面的很多功能都做的很不错了,但我们错过了两三年的时间。”

Evernote认为他们并不是没有机会,如果能够有足够好的使用体验,必然会找到一个突破口。“我们现在就希望将用户体验做到最好,尽量减少使用中的问题和摩擦。”Jason说,“一方面提升是看功能是不是齐全,另一方面就是看界面设计怎样更加直观,更简洁,是不是有路径让它更为人性化。”

但对于Evernote来说,更大的挑战在于企业服务业务一直处于微软、Google的阴影之下。

以微软而言,它推出了与Evernote笔记概念一模一样的OneNote,而这个产品本就是为企业用户而生——它之前是Office里面的一个套件,后来微软将其独立出来并免费。从某种程度上,是从企业服务中衍生出消费者产品,相比从消费者业务向企业业务扩张,前者更为容易。

值得Evernote警惕的是,微软这样的大公司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Onenote这款产品上。“最近它可能是看到用户在这方面的需求,同时企业用户也对这个工作很感兴趣,所以它最近在OneNote上面花的精力其实有变动,它的产品也做的比之前好很多。”Jason说他们也会关注竞争对手的动作,能够感觉到最近他们的变化。

“微软的OneNote的优势在于它建立在一整套Word等产品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它的格式,以及同步的这一整套过程用的都是微软原有的技术架构,所以就是说它使用起来体验较好,毕竟这个东西已经做了一二十年了。”Jason承认大公司的技术优势

微软OneNote在苹果APP Store2011至2015年排名。数据来源:APP Annie

Evernote在苹果APP Store2011至2015年排名。数据来源:APP Annie

而Evernote采用的又是较新的文档格式。Jason介绍说,Evernote所有的笔记都是采用的HML文件,它不像纯文本那么容易同步,也会造成在同步或者是编辑时出现丢失数据等问题,“它不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只不过可能还要花更多的功夫在这个上面”。

不仅仅是微软在重视这一领域。2011年4月,Google正式推出了Android版本的Google Docs,实现了跨平台操作,而苹果很早就开始提升跨平台体验,iPhone、Mac双用户大多选择笔记基本是系统自带的,而苹果近年也在企业服务领域扩张。

最坏的情况

即使如此,Evernote还没有像Bill Gurley预言的那样死掉。它仍然拥有巨大的用户群,不难想象,通过削减开支也不难改善现金流,但问题在于未来仍然不明朗。

资本寒冬只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此前界面新闻曾撰文指出,从VC筹集资本以及对企业的估值等情况来看,寒冬都已经存在了。而就在不久之前,美联储宣布加息,这是美国十年来首次加息,预计未来三年美国将逐步加息至3.25%——这意味着资金的成本增加了,而加息带来的房产等资产价格上涨,也会与科技企业争夺资金。

根据Crunchbase上的数据,Evernote最后一次融资是在2014年11月的E轮,融资2000万美元,而具体估值并没有公布。这个融资额度相比之前5000万美元到8500万美元的融资额度要低许多,不排除是因为融资并不顺利。

当时Libin曾对外界表示,此轮融资是为了IPO做准备。而在外界看来,现在的Evernote比任何时候都更难上市了。

美国IPO整体市场并不紧气,科技互联网公司今年在美国公开募集金额共95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14年是408亿美元。另外,IPO的公司的数量也从去年的62家下降到29家。

对于Evernote来说,如果未来不能融到资又不能IPO,或许就只能卖给某家公司。这种最坏的情况一旦发生,最受伤的将是员工。

位于硅谷的创业公司Good Technology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公司于9月份被出售给黑莓,员工们发现,他们手里的股票最后每股价值44美分,而一年前这个数字是4.32美元,但风投们手里持有的优先股的估价却是员工股的7倍,每股3美元以上。

对了,这家公司也曾是“独角兽”的一员,在私有市场估值一度达到11亿美元。在出售前的三个月,董事会拒绝了一份价值8.25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要约。高估值让员工们吃尽了亏,在获赠股票时,他们需要按照当时的估值缴税,而最后,这堆股票价值甚至远远低于税款。

实际上,Good Technology的悲剧有可能发生在许多创业公司员工身上。根据数据公司Mattermark的统计,在过去五年里,至少有22家由风投资本支持的公司的售价和它们融到的钱相当,甚至还更少,这意味着投资人并没能收获太多回报,留给员工的会更少。

创业公司分配股票时,员工一般都只持有普通股,只有在那些持有优先股的人拿到钱以后,他们手里的股票才能够兑现,而优先股一般颁发给风投和管理层。

Jason以及另外一名Evernote的辞职员工向界面新闻证实,他们在入职时都曾获赠公司股票,而这部分股票一般要经过四年的“绑定”(Vesting),就是说在四年时间里股票逐步归入个人名下。

Jason在公司第三年,已经是公司中层。毫无疑问,股票是他继续留下来的原因之一。Jason说,在年底公司准备整体加薪,以便稳固人心,留住人才。

“也有人股票都不要了就走了。”另一名离职员工透露,他知道有人没有呆够四年,宁可不要还没有划到名下的股票也要离开。

过去几年间,市场里有太多的钱,一些公司即便举止愚蠢也能够存活下来,这也造成了独角兽遍地的情况——根据《华尔街日报》数据,最新数据时154家。

独角兽死去和衰亡才是经济正常运行的一部分,如果所有公司都能够持续不断地拿到资金,唯一能够说明的情况不过是经济泡沫在继续吹大,情况只会更危险。

独角兽不会突然死去,但它带有某种特征——核心产品在失去竞争力,新产品注定失败的样子,用户们慢慢流失以及开支不断增长,核心人才在流失。

下一个Evernote是谁?以及Evernote会怎样,想必不用很久就会知道答案。




文章来源:界面

标签:google谷歌微软EverNote

我的评论:

请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