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从2010年诞生到2018年发展为日活十亿的产品,张小龙在荣耀和批判中已被“封神”。当他个人的人格与产品融为一体之时,他所理解的微信已经不再是用户眼中的微信。
实诚人张小龙讲了四个小时,袒露心扉:“很多人对微信存在一些误解,在我看来是常识的东西,可能大家的理解比较单一。”
张小龙说微信有梦想,想更好地理解微信,请阅读以下四小时三万字演讲中最为精华的部分。
1、微信启动页面为什么一直是一个人站在地球面前?
所有能够说出来的未必能够被人所理解,每个人按自己理解会更好一些。微信启动页面一直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张小龙认为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每一个用户,十亿用户会有十亿个不同的理解,这是很好的启动页面。未来不会改变。
2、微信到底哪里与众不同?
微信的与众不同并不是想一些特别的办法去与众不同,而是它守住产品的底线就与众不同了。因为更多的产品并不把自己的产品当做一个产品来看待,或者说也不把它的用户当做用户来看待。而微信只是做到了这样一些基本的点。
3、什么是好的产品?
好的产品是有创意的、有用的、优美的、非常容易使用的,并且还是含蓄的、诚实的,同时要对用户很诚实,能够经久不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环保以及少即是多。张小龙说必须要让产品不停的往前去适应这个时代。而不是说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了。
4、微信起源是什么?
张小龙表示当时想法很简单,做一个给少数人用的适合自己用的一个沟通工具,仅此而已。
5、微信的原动力是什么?
原动力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很深的认知或者希望,很强大,并且能坚持很久。微信的原动力一是要做最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甚至有生活方式的工具;二是作为平台来说,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
6、技术的使命是什么?
技术的使命,或者互联网的使命是应该帮助人类提高效率,而不是让用户把时间耗在应用里面。沟通工具的目的是一定要很高效的帮助用户完成用户沟通的任务。
7、小程序的未来将会怎样?
张小龙再次重申小程序是未来,他们做小程序的决心特别大。但是小程序是一个生态,不是发布的一个to C的功能。而一个平台不可能一下子做到成功,得需要保持足够耐心。
8、公众号的下一步重点是什么?
张小龙表示关于怎样能够鼓励产生更多优质内容,这是公众平台下一步要面临的特别大的任务。但对于内容的形式,可能大家也会做一些尝试。比如视频化展现。
9、社交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一个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一个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设,希望别人能够接受。并且理解自己的人设跟别人认为自己的人设是不一样的,和别人沟通的目的就是让别人认同你所认为的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10、视频动态发布的原因是什么?
朋友圈里面看到的往往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所有不好的状态都没有在里面表现出来。张小龙认为并没有一个工具记录每个人最真实的状态。微信视频其实希望用户能够压力最小地记录下来自己和这个真实世界,以及用户对这个真实世界的反应。
11、朋友圈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朋友圈只是一个广场,逛朋友圈等于每天从广场走过。但大家现在都想逃离朋友圈,因为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三天可见这个设置有一亿用户使用了。
12、如何做大众化阅读产品?
人的本性是不愿意阅读的,或者是不愿意学习的。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可以让人人都去阅读。本质来说这个做的并不是阅读的事情,而是社交延续,人会因为社交而阅读,而不会因为要学习而阅读。
13、如何看待信息流?
张小龙表示不喜欢业界贴一些标签,内容往下滑其实就是信息流。贴标签就是信息流,这是特别简单的认知。如果笼统来说朋友圈也是一个信息流。
14、对AI有什么样的认知?
好技术应该为产品服务,AI只是默默躲在后面,帮助用户做一些事情,像语音识别。AI帮助我们扩展人的某一种能力,使得我们通过工具可以变得更强大。
15、什么是善良?
张小龙表示此前说过要选择善良,只是想强调对用户态度必须是善良的态度而不是逃离的态度。并且这是基于理性之上,面对用户要真正理性。
16、微信的梦想是什么?
微信要开始面对下一个八年的挑战。但这个新的挑战不是来自新对手,来自于用户层面。希望微信能够成为每个人最好的朋友,建立一个让创造者体现价值的市场。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张小龙以这句电影台词作为午夜演讲的结束,他希望微信能给用户带来哪怕多一点点的希望。而这就是他判断所做事情到底是对还是错的一个准则。
文章来源:网易科技